2008-03-15

繪畫自己-藝用解剖學(二)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
1 藝用解剖學緒論
在解剖學之前-生活中的人體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達文西 <最後的晚餐>
人物的「動作姿勢與行為思想」、「動作姿勢與應用解剖」分析

...................................................................................................
2 時間中的人體
空間中的人體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人體骨骼描繪
...................................................................................................
3 人體的結構
骨骼與肌肉概論
人體的基礎運動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人體肌肉描繪
...................................................................................................
4 軀幹(胸腹腰背)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繪畫軀幹
...................................................................................................
5 髖與大腿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繪畫髖與大腿
...................................................................................................
6 膝部、小腿和足部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繪畫膝部、小腿和足部
...................................................................................................
7 肩與臂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繪畫肩與臂
...................................................................................................
8 前臂和手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繪畫前臂和手
...................................................................................................
9 頭頸部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自畫像
...................................................................................................
10 姿勢的形成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人體畫
...................................................................................................
11 身體觀察與肢體語言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姿勢中的人體骨骼肌肉變化
...................................................................................................
12 總結:行為思想-動作姿勢-應用解剖

主題探討/繪畫作業
展覽與座談
...................................................................................................
※課程內容以實際教學課程為主,必要時,教學單位得以視實際狀況修正、調整。


繪畫自己-藝用解剖學(一)前言

前言:寫在藝用解剖學之前-身體觀察

「觀察」是學習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與能力。因此,學習解剖學之前,我們必須先談談「身體觀察」。

「身體觀察」的主題是人類的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是對人類行為動作非語言性的科學研究。-Desmond Morris ,2001-
戴斯蒙·莫理斯Desmond Morris
   英國生物學家,畢業於英國伯明罕大學,後又入牛津大學專攻「動物行為」(Animel Behavior),已於的性行為撰寫論文,獲得動物學博士。從1965年起受倫敦動物學會委託,為動物拍攝電影及電視影集。1967年任倫敦動物學會哺 乳動物系主事。工作興趣除了研究動物學外,也研究人類學與考古學,平日喜歡繪畫,也是一位出色的藝術家。他的著作很多,如「裸猿(The Naked Ape)」、「人類動物園(The Human Zoo」、「身體觀察(Bodywatching-A Field Guide of The Human Species)」等,但多是學術性的作品。他也與他的夫人合著不少的作品,包含「藝術生理」、「哺乳動物導言」、「人類與蛇」、「人類與猿」等。
《裸猿》;戴斯蒙·莫理斯Desmond Morris著;李廉鳳譯;純文學出版社;1981p26

「……,那麼回到這場生活遊戲中吧!再回到這世界潮流。」-R.Dale Guthrie-
古斯里博士(Dr. R.Dale Guthrie)   傳播行為解剖學的創始人。其本人不但對古生物學(或稱為「化石學」Paleontology)、解剖學以及動物行為學三門學科有濃厚的興趣,而且也受過 這方面的訓練。他在從事動物行為學的研究工作中,發現人身上有許多解剖學特徵,是解剖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都沒留意過的。這些解剖特徵就是人身上的「社交 (傳播)器官」(Social Organs)。(筆者按:即機體層次的訊息傳遞器官)。
  他認為解剖學家只注意動物的器官系統(Organ System),而動物行為學家只注意動物的姿勢(Gestures)兩者都失之「偏頗」,為了「補偏救弊」,他才將古生物學 (Paleontology)與體質人類學(Physical Anthropology)兩門學科綜合起來,變成一種新科際性學科--社交(傳播)行為解剖學。
他在1976年出版一本書叫「人體的社交(傳播)器官」(Body Hot Spots 直譯為「身體的熱點」),該書的副標題是:「人體社交(傳播)器官與行為之解剖」(The Anatomy of Human Social Organs and Behavior)。他強調:「我所要作的,就是把你們帶到下面這領域:一條地平線上,一端是我們通常對人外貌所作的價值判斷,另一端則是對所有動物的社 交器官所知模糊的基礎生物學。再人類行為這方面,大部分的研究及市面上的書籍主要都在談論姿勢及身體語言,確避免述及傳播器官本身,這些社交器官統和成人 類的整個外貌,人體傳播器官與人體傳播行為的交互影響(Interaction互動)時時刻刻左右人們
的決策,影響人我之間的價值判斷、偏見、姿態、愛、 惡、怯弱以及一切祕密的心理。我們談的,是行為如何影響外表的進化-我們的外表如何應用影響力去改變社會傳播。」他運用「比較行為學」 (Comparative Ethology)及「比較解剖學」(Comparative Anatomy)的原理,來解釋人體的外貌,讓身體語言研究方法獲得了一個重大的突破。
《身體的熱點》;古斯里博士(Dr. R.Dale Guthrie)著;朱穎譯;奧斯卡出版社;1977p7-8

人類行為是有系統、有規則可循的。
◎亞伯特·薛佛蘭(Albert E. Scheflen
美國精神科學家,「動作學」(Kinesics)先驅。
·伯惠斯德(Ray L. Birdwhistell)著《動作學簡介(Introduction to Kinesics)》。

日常即一切。-瓊安·狄迪昂(Joan Didion)-
人生,非常戲劇!-心理學家 卡爾·賽伯(Karl E. Scheibe) –

  事實上「人體觀察」包含著兩個層面:一、生理層次:即生理結構的運用觀察,我們聚焦在肌肉骨骼系統(Musculoskeletal System)。二、心理層次:即身體語言與身體訊息傳播。
   本文的目的乃是希望藉由觀察身體的行為、姿態,分析人體生理結構的運用,並探討心理層面的情緒活動,最終希望在人體生理結構與情緒活動之間,找尋出彼此 相關的互動(interaction)線索與訊息,還原人們生活形態、勾勒出其生活的習性-即在日常生活中,因個性、興趣喜好、工作與生活作息,對於身體 使用的習慣、優勢使用、過度使用、廢用以及使用傾向,以作為「身體工作」(Bodywork)在臨床上的判斷基礎與課程施作的參考。
  「觀察」,是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一種「知覺情境」,它包含了「視覺」的「看見」(Watching)以及其他非視覺性的「心理理解」(Feeling or understanding)〈觀 察的定義〉。而人最感興趣的莫過於自己的身體,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這點,事實上,我們的身體可謂是千姿百態。身體的觀察包含了自我的觀察以及他者的觀察, 當我們在社交場合、談笑風生中,就算我們全神貫注於交談本身,我們也依然會熱切地觀察對方的身體與自己身體的互動,對於其表情、手勢、體態以及其身體飾物 的變化,即便是微乎其微的變化,我們也能極其敏銳地感覺到。「這種敏感來自於直覺而不是分析。如果我們不厭其煩的分析研究人體的表現,我們對人體的行為將 會更加的敏感細膩,並能彌補直覺的不足,使直覺更靈敏精確。
  本文主要內容就是從頭頂到腳趾(from head to toe)瀏覽人體,並希望學習者能夠透過自己的視覺、觸覺、嗅覺等感覺,去觀看自己、撫觸自己、聞聞自己、去嚐試自己。並用這樣的經驗去觀察別人的身體、 理解別人的身體。這是一次自我大發現、也是人體大發現的旅行,將「人」這一個「生命體」同時又是一種「文化現象」的種種複雜性,擺在我們面前。
  我們進行的順序將先從解剖學、生理學、功能進化以及生長的角度,對各個身體的部位進行簡要介紹;其次是探討各種可能的動作,如運動、體態、表情、姿勢等;最後將考察文化傳統對身體各部位對身體所作的修正與誇炫。
  最終,這些知識與理解將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一個了了分明(Mindfulness)的生活當中。
.......................................................................................................................
一、「觀察」的態度
從身體欣賞者(A body appreciator)到身體觀察家(A body-watcher)
  基本上,「欣賞(appreciation)」與「觀察(watching)」的心理假設是不同的。
   所謂「欣賞(appreciation)」它意涵著感謝、領會、察知以及正確地評價,是一個屬於客觀性的心理假設,以被欣賞者為主體的心理假設,沒有預 期心理,滿懷「隨喜」(1);相對之下,「觀察(watching)」意謂著注視、仔細觀看,帶著強烈目的性主觀,觀察者以自己為主體,設定了許多的檢 查項目與標準,準備檢查被觀察者。
  這兩個心理的前提假設,我們之所以開門見山的先提出來,其意謂著這將是我們最根本的應用態度:從客觀的欣賞到主觀的觀察;從隨喜到有明確的目的。
「無知,所以親近。」
   「無知,所以親近。」這是一句禪宗的話。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因於我們個人先天的資賦、後天學習的生長環境、人生經歷與際遇,我們無可避免、必然會染濁 上一些雜染,這些雜染慢慢會形成我們對事物的既有認知與看法,我們稱為「成見」。這「成見」有如一層障幕遮擋在我們的心與人事物之間,甚至是自己與自己之 間,時時影響我們的知覺與觀察。如「一翳在目,空花亂墜」,倘若「成見」這障幕是扭曲變形的鏡面,則我們所見的人、事、物與自己亦隨之扭曲,我們的心若是 清靜,將這「成見」的扭曲降至最低,那麼,我們則可以看見較接近真實原貌的景象。
  然而,我們卻都無可何如的必然會受到這「成見」的影響,我們 或許可以消極的如神秀禪師所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2)地保持這既有「成見」鏡面的乾淨與平整,以減少扭曲變形;卻也可以返回自性去探索在 「喜怒哀樂之未發」的「中」(3)-一個未帶有任何情緒認知的原本存在,將每件事從最原始的定義-在還沒有塵染曲折之前的原貌-認知起,那麼,我們相 信,我們將如同在伊甸園中的亞當,在一開始為萬物命名時,對萬物是充滿了驚奇與全新認知(4)。雖然如智慧的所羅門王所說:「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 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5)然而當我們細觀,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如禪宗說在河邊洗足,第一次踩進河裡的洗腳的水,與下一次再 踩進河裡洗腳的水,已經是不同的水了。所羅門王看到的是事物變換的本質,而禪宗所詮釋的是面對萬物隨時起心動念的自性。不過,在這兩者間我們找到一個重要 的共通性-即是「還原」。
  所以,我先費一番唇舌點出「還原」這個概念,希望對未來我們所探討的觀念,都保有一顆「還原」的心態,萬事萬物並非都是「應該」如何如何,當我們試著去還原,則萬事萬物將會漸漸清晰、了了分明。
「還原」
   「還原」,代表著將所有的事物回歸到最原始的「本來面目」,然而對這本來面目了了分明之餘,我們人心並無法「靜止不動」的停留在一個空性領域,人心的起 滅,往來相續,人性的活動會促使我們重新認知與釐清更進一層次的東西,並與我們的生命、生活作連結。這個「認知與釐清」我們稱作「定義」,當我們重新認 知、釐清即是對一個事物重新下「定義」,此時,我們所當發揮的是「發而皆中節」的「和」(6),讓所有的人、事、物「素其為而行」,最後,回到這場生活 遊戲之中、回到最初的情境之中!
在「情境」中「觀察」
  意念(暫且用這名稱吧!)最初的形成,絕對不會是一種形象,而只是一種感覺,一種無以名狀,永遠找不到一曲適當的歌或者是一首由衷的詩能夠情盡乎辭的完滿表達。還原的最初亦是如此,彷彿只是心頭的那一點點酸味兒!如卡在喉嚨的歌聲,無法吞也不能吟。
  慢慢的它會像是一團雲霧、也像被貓咪打亂了的線團,混在一塊兒,難以解開。漸漸的,我們理出了一點點的頭緒,雲端露出了一線曙光,慢慢的雲霧銷融了,模模糊糊中,我們體會出一個「意境」,我們開始可以使用一些形容詞來形容它了-溫暖的、寒冷的、有趣的、積極的等。
  接著,雲霧退了,一件件事物悄然的在你的面前逐漸清晰,你看到的是一個有如宙斯在眾神的花園中鳥瞰人間塵世的「情境」,停!我們就停留在這裡,我們就在這裡下「定義」。
在這「觀察」的「情境」中,在你鳥瞰視野下,你看到了甚麼?
  一個人,藏身在原野山林中,它在觀察,它是一個生物學家;一個嬰兒,張大他那純潔天真的雙眼看著世界,他在觀察,它是新生的探險家;一個人,高高在 上,目空一切,他在觀察,他是一個統治者;一個女人,懷抱著嬰兒,流露著無限關愛的眼神,她在觀察,她是個媽媽;「觀察」大家都在觀察
  緣此,從身體欣賞者(A body appreciator)到身體觀察家(A body-watcher);從「無知」到「親近」;最後「還原」在「情境」中「觀察」,這便構成了我們「觀察的態度」。

1: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index1.htm
「隨喜」,「隨」為順從之義;「喜」為欣悅。隨喜者,即為見他人行善,身心順從,隨之心生欣悅;亦即隨他修善,喜他得成。「隨」是隨順、不違背;「喜」是 歡喜、無瞋。《華嚴經》載,菩薩不僅隨喜於如來難行能行之因地善行,乃至於成佛之一切果德,亦深心讚歎;不僅隨喜於十方世界六趣四生之所有功德,乃至小如 微塵之善,悉皆隨喜。
  日用之間,舉凡身、口、意三業,皆可修隨喜功德,如見聞他人行一切善法,則以身效法,或布施掌聲鼓勵;口說愛語予以讚歎;心生歡喜,無有嫉妒。「隨喜功德」,就是隨著所見所聞,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讚歎。
2:法海;《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自序品第一》
神秀禪師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常與慧能大師的偈相並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
「喜怒愛樂之未發,謂知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樂, 音洛。中節之中,去聲。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
4:《聖經·創世紀》
2:19
耶和華 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 。
2:20
那人便給一切牲畜、和空中飛鳥、野地走獸都起了名 .
5:《聖經·傳道書1:9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
二、「觀察」的定義
  「觀察」,它究竟是甚麼?它也可以叫做「注視」或者是「看」,但它究竟是甚麼?觀察是一個動作?是一種行為?是一種認知?觀察若是一個動作,那麼,它將包含一個主動的觀察者與被動的被觀察物;倘若它是一種行為,那麼,它會是一個生產 過程,將觀察對象(元素),透過意識作用(生產),產生一種認識(產品);如果它是一種認知,那麼它也將映照出他者與自我的對應關係。「觀察」,到底是甚 麼?當我們要還原「觀察」,並為它下一個「中節」的定義時,我們會如何思惟?
「觀察」的古文解釋
  何謂「觀察」?
  「觀」諦視也。寀諦之視也。常事曰視,非常曰觀。凡以我諦視物曰觀,使人得以諦視我亦曰觀,猶之以我見人、使人見我皆曰視。「察」覆審也。從 者,取覆而審之;從祭為聲,亦取祭必詳察之意。(清·段玉裁撰;《說文解字》;漢京文化;1983p339,p408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故觀分內外,內觀於心曰明,即自觀;外觀於物曰施,上觀于天,則以為教,下觀于民物,則以行教,貫徹天人,教化而成、天下咸服。(陳炳元著;《比較易經》,信文圖書;1980p199)。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若夫泥洹(涅槃)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隋·智者大師《小止觀》)。
   以上探討,有些八股的做法,但是,為了從文字上去還原、還原這名詞被創造之初的意涵,如此之思惟,又不可避免。對於《易經》、《說文解字》與《小止觀》 的原文,我無法也不想多做解釋,我希望大家用心去體會,畢竟經典是先哲智慧的結晶,是融會了諸多的智慧語言,其所敘述的內容能適應全部的過程,且是抽象到 最後的原則,一個貫穿全部的適應性原則,需要的是心領神會,在此僅提供資訊,不假說明。
  那麼,究竟,我們要如何為「觀察」下這個定義呢?
  如前段文字所「在情境中觀察」所說:「雲霧退了,一件件事物悄然的在你的面前逐漸清晰,你看到的是一個有如宙斯在眾神的花園中鳥瞰人間塵世的「情境」,停!我們就停留在這裡,我們就在這裡下 『定義』。」
  於是,我們在這裡對「觀察」下了個「定義」,即:
  「觀察」是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一種「知覺情境(Perception situation)」,它包含了「視覺」的「看見」(Watching)以及其他非視覺性的「心理理解」(Feeling or understanding)
.......................................................................................................................
三、「觀察」的目的

  「為了瞭解我們自己,來自於他者的論述,都是我們應該熱切去聆聽的。」
-一位英國人類學家
  「看先於語言,小孩子在會說話之前就已先會看與辨識。但是,看也在另外意義上先於語言。正因為看使我們可以在週遭的環境中建立自己的位置。」
《看的方法》(7)
  Body-watcher所觀察的是各式各樣的人,他是想藉由此種的學習了解人類的行為。他實地觀察人類的行為,他的實驗室無所不在-車站、超級市 場、機場、街角、晚宴會上、足球場等。有人就有活動,有活動就有值得Body-watcher學習的地方,最後的目標是-了解自己。(寬容他人)
Desmond Morris;郭軒盈譯《人類行為MANWATCHING由行為語言了解人類·原序》桂冠圖書;1989p10
  講到「目的」,則我們必然知道,在這目的之先一定會有一個動機。
  在這裡,我先述說一個浪漫的故事。
  那一年,暮秋的黃昏,最後的一片枯葉即將掉落,景象一片蕭瑟,在一棟紅磚紅瓦洋房的教室裡,所有的學生都下課了,只剩下一個年輕帶著靈氣的女孩,坐在窗口。懷裡抱著一本書,她在等待著,等待著一個男孩-一個會在她窗口停留的男孩-從拱形走廊的另一端走來。
  踩著薄暮,餘暉暖暖,男孩翩然的來到了窗前,女孩的臉上露出一抹恬淡的笑容,起立向前欠個身,接著,將懷裡詩集遞了過去。
  「請為我讀一首詩,好嗎?!」女孩說:
  他接過詩集,恣意的將書頁翻開,隨即,又將它合了起來。
  優雅的詩句,彷彿MozartG大調弦樂小夜曲的第二樂章,行板浪漫:
  「你微微笑著,不對我說甚麼,
  為了這一刻,我已長久等候。」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 that f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8)
  「怎麼知道的?」女孩問:
  「因為它一直存在我心中。」男孩說:
  女孩低下了頭、闔上雙眼,眼角珍珠似的淚珠如流星般地劃過腮邊。
  驀然間,一切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只剩下
  
  空空蕩蕩的教室和最後的一絲斜陽。
  小小的詩集,遺落在窗前
  風 輕輕的翻開了書頁
 
  其實 書頁裡 一個字也沒有  -〈關於這幅畫〉-
  被關懷、被了解、被愛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一份積極的渴望,這渴望如心海中的明燈,指引了我們觀察的方向,當我們越知道自己「被了解」需要,以及甚麼是 我們希冀「被了解」部份、應該如何的「被了解」,那麼我們也會同理地知道他人「被了解」需要,我們也會知道他人希望「被了解」部份、應該如何的被「了 解」,故此,「被了解」便是我們觀察的最根本動機。
  在我們的下意識當中,儘管再冷酷、再堅強的人,都有被關懷、被了解的需求。而這種了解並非 一般的理解,而是一種超乎言語、亦非筆墨所能形容的感知,而是在需求未萌之先,便已得到滿足的撫慰;一種包含全部的認同與共鳴。如同泰戈爾詩中所訴說的情 境:在交會的那一剎那,在所有言語之先,僅僅一個微笑,她已如母親懷抱嬰兒般的寬容,涵融了一切。但是,倘若,我們仔細的分析這個情境,如同我們所理解 的,「人的思想是無法做橫向的移植」註,「我們看事物的方式,受我們已知、相信的觀念影響,亦即我們受限於我們的已知與我們所相信的觀念,而只看到我們看 見的,這是一種選擇性的行為,我們所看見的,先於我們的已知與觀念,卻無法被後者所涵蓋。」(9)
  那我們如何能去圓滿的理解呢?其要旨乃在 於擴大我們的已知與還原與相信的觀念-一個內省的功課,不假外求,亦即一個自我認知的還原、自我了解的圓覺表現,我們自我了解有多深,相對地,我們亦可以 同樣的深度來理解他人,這般的涵融,事實上,是一個自我了解與另一自我了解的交相輝映。
  觀察的目的,也是一個理解的過程,從期待被了解的心理期待進而自我了解,並與他人交輝,我們可以用《莊子·人間世》說「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 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10)我們相信,這是「觀察」的最終目的。
以一個Bodyworker或者Body-watcher而言,觀察的目的,乃在於對被術者的身體當下狀態的全然掌握,以及其在生活中對身體的使用方式與態度的了解,還原人們生活形態、勾勒出其生活的習性,並在施術的過程中,與之感同身受,如此,施作在他人身上猶如施作在自己身上,觀察的目的方算是極致。

7:John Berger;陳志梧譯《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明文書局;p1
「看」先於語言,小孩子在會說話之前就已先會「看」與「辨識」。但是,看也在另外意義上先於語言。正因為「看」使我們可以在週遭的環境中建立自己的位置; 我們用語言解釋這世界,但是,語言並不能取代我們週遭環境的事實。我們所看到的與我們所知道的之間有一個未定的關係。每個傍晚,我們看到夕陽。我們知道地 球逐漸地由這個景象轉開。然而,這個知識、解釋從未與這個現象真正吻合。
8:泰戈爾《漂鳥集·42
9:John Berger;陳志梧譯《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明文書局;p3
9:《莊子·人間世》
原文:「顏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日: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顏回問「心齋」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孔夫子說「你應該把心裡的念頭集中在一處,不要胡思亂想;等到念頭歸一之後,就用『聽』字訣,但不是用耳聽,是用心聽; 這還是粗淺的說法,就深一層工夫講,也不是用心聽,而是用氣聽;到了這樣境界,耳聽的作用早已停止了,神和氣兩者合而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氣的本質是虛 的,它要等待一件東西來和它相集合,只有『道』這個東西常和太虛之氣集合在一起,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虛一樣,就算是心齋。」
.......................................................................................................................
四、「觀察」的對象
  「我們從不只看到事物本身;我們總是看到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看的方法》
觀他」、「自觀」與「綜觀」
  《易經·繫辭傳》有言:「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要了解天地之間的道理,與對自身的探索與分析將會有相同的境地。事實上,我們都是整體當中的一個個 體,整體運作原本是無法切割,然而為了方便說明起見,我們將觀察分為「主體」與「客體」兩個部份,主體即是觀察者,客體即是被觀察物。
  從觀察的對象來講,所謂「觀他」,「他」指自身主體以外的「他者」,排除自己除外,其他通通都是「客體」。因此「觀他」指的是一個外觸性的、客觀性的 向外觀察、感受與理解;「自觀」的主體是自己,客體也是自己。自己觀察自己的行止,是內緣性、客觀性的向內觀察,並感受、分析與理解自己的心理活動與情 緒;「綜觀」的主體是自己,客體是「他者」與「自己」,「綜觀」是一個全面的、鳥瞰式的觀察,觀察「他者」與「自己」之間的交互關係,以臻至「待將全程歷 盡,方知如是因果」之竟。
.......................................................................................................................
五、「觀察」的歷程
「我們所看到的與我們所知道的之間有一個未定的關係。每個傍晚,我們看到夕陽。我們知道地球逐漸地由這個景象轉開。然而,這個知識、解釋從未與這個現象真正吻合。」《看的方法》註10
  依據我們對「觀察」一詞所訂定的「定義」,即:
「觀察」是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一種「知覺情境(Perception situation)」,它包含了「視覺」的「看見」(Watching)以及其他非視覺性的「心理理解」(Feeling or understanding)
  在心理學上,「知覺(Perception) 是用來描述我們如何去瞭解我們周遭事物的一整套過程。」亦即對刺激的檢查、辨認以及不同刺激的辨認能力。「知覺並非對簡單刺激的區別作用,人類必須闡釋並 對各種刺激形態做反應,從環境的各種刺激中,選取其需要的訊息。」「它看來是一套由多重階層、彼此有交互作用的系統所構成的集合。感覺歷程 (sensory processing)則屬於這套系統中較低階層的部份,而這部份與感官有緊密的關連。感覺歷程將我們接受到的刺激做過濾選擇,而後提供一個表徵 (representation),較高層次的歷程則用此來形成、組合我們所見場景的表徵。」(艾金森、西爾格德等著,鄧伯壎、洪光遠、張東峰等編譯《心 理學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桂冠圖書;1990p218,p220
  「世界上所有的訊息都透過我們的感官,傳達給我們。」透過我們的感官去瞭解,我們可以感覺或知覺某件事物,「為了瞭解行為,我們必須知道感覺機構的構 造及其調節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官)覺的方式。」「感覺過程基礎研究的目的在於發現感覺器官對環境因素的刺激如何做出反應,及如何記錄輸入 訊息、如何傳到腦中」以瞭解進一步的高層認知。
  據此,我們知道感覺歷程(sensory processing)是透過我們的感覺器官感受內、外環境的變化,「這些變化所產生的刺激最初被各種感覺器官的感受器所接收,感受器是一種換能裝置,把 各種形式的刺激能量-如機械能、熱能、光能和化學能-轉換為電信號,並以神經衝動的形式經傳入神經纖維傳達到中樞神經系統。」「每個感覺器官傳遞一組
性質 上相似的感覺印象或模態(modality)。經典的五種感覺模態即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此外機體對溫度、震動、疼痛等模態也是敏感的,平衡 感覺則又是另一種模態。」「在中樞系統中,感覺信息經過不同水平的中樞處理與整合,對於每一種感覺模態來說,感覺通路是由一系列以突觸相連接的特殊神經元 所組成,並由所有該通路有關的神經迴路形成感覺系統。」「感覺信號由傳入神經向中樞神經傳遞,在中樞經過信息的整合,形成知覺。」(韓濟生主編;《神經科 學綱要》;昭人出版社;1996p471,472,473,478
  故觀察的歷程也就是感覺神經生物學的研究重點,主要在闡明感覺的神經機制,即:
感受器接收信號、在感受器中信號的轉導、信息在感覺通路和迴路中傳遞或調控、中樞對信息的分析、整合。
.......................................................................................................................
六、「身體觀察」的原則與方法

「如是我聞。」
  我想,這是我們所共同擁有的珍貴經驗,並且,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當下(now and here)我們正在觀察。我們可以嘗試著來為彼此描述,彷彿我們是對方的眼睛,替彼此觀看著這世界上的人們-他們的身體。
  當我們置身於車站、百貨公司或是擁擠的十字街口,在人群紛擾當中,我們的眼睛是怎麼去觀看人的呢?
  在PUP中,店門打開,一位穿著入時的男士走了近來;或者在咖啡廳的寧靜角落,一位清秀的淑女正低頭閱讀。他的站姿、他的步伐;她的坐姿、輕撥髮絲是怎麼樣吸引您的目光呢?
  早上走進辦公室,同事親切的問候您,她(他)是用甚麼動作與姿勢與您打招呼呢?
  您看見了甚麼?您先看到她(他)的哪一個部位?請您回想一下,您理解了甚麼?為甚麼被吸引/排斥?為甚麼喜歡/厭惡?
   這似乎時同時間、同一個當下、同時發生的事情,看見的同時,彷彿所有的資訊我們以通通接收了,然事實不然,我們生活在一個個情境當中,然而我們理性的思 惟卻如同言語一般,只能做線性的表達,因此,我們只能將零時差 、同步性的情境,拆解成時間的連續性敘述。如前文〈觀察的目的〉中,我們有提到:「我們看事物的方式,受我們已知、相信的觀念影響,亦即我們受限於我們的 已知與我們所相信的觀念,而只看到我們看見的,這是一種選擇性的行為,我們所看見的,先於我們的已知與觀念,卻無法被後者所涵蓋。」我們眼睛無法像照相機 一般,將所有的影像轉換成光線在底片上的曝光感應,全然的記錄下來。因此,無論我們如何的博聞強記,一定都會有所疏漏。或許您也有相同的經驗:當我們置身 於山林原野的懷抱中,和眴的陽光、輕柔的風、山的翠綠、水的湛藍,彷彿身臨仙境,然而,當我們拿起相機將它攝錄下來,回到家中在翻看照片時,我們似乎會悵 然若失,似乎照片裡少了些甚麼
  觀察最好的方法是讓自己回到情境當中,在「情境」中「觀察」,自己在情境當中去探究。情境是超越時空的,時間你可以任意的倒轉、前進;物體你可以微觀、宏觀;正視、反看;空間你可以在裡面看,也可以在外面看,「有如宙斯在眾神的花園中鳥瞰人間塵世」。
  我想闡述的身體觀察方法並不是一個公式、準則、原理,因為,人-這個身體-絕非是那麼單純,觀察依然是需要回歸到生活中落實、實行,若要說訣竅的話,有,有一個訣竅,那就是:事事用心。
  觀察,也不要只局限於只使用眼睛,須將全身的感官都用上去,人是生活在情境之中,唯有將所有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都用上去,方能領會色、聲、香、味、觸、法的情意言語。
  我們可以做兩個實驗:
  一、我們可以共同看著一個窗景,隨後個人記下自己的所見,然後再回到窗邊,比對您的記錄與所看見的有哪些差異。
  二、我們兩人一組,準備一張人物照片,一個人不要看照片,由另外一個人將照片中的人物藉由非視覺性的語言,傳達給沒有看見照片的那個人。請您記下來您表達的全部過程。
  我們也可以做幾個觀察的練習:
  一、諦觀對象物數分鐘後,將視線移到一張空白的畫紙上,並將方纔所觀察的形象,以視覺移植的方式,在空白的畫紙上將所觀察的形象「看」出來。
  二、諦觀對象物數分鐘後, 閉上雙眼,並將方纔所觀察的形象,不依靠視覺,在空白的畫紙上將所觀察的形象用筆「畫」出來。
  三、閉上雙眼,觸摸對象物數分鐘後,張開雙眼,並將方纔所觀察的形象,由觸覺轉換成視覺移植到空白的畫紙上,並在空白的畫紙將所觀察的形象「看」出來。
  四、閉上雙眼,觸摸對象物數分鐘後,繼續閉上雙眼,並將方纔所觀察的形象,在空白的畫紙上用筆「畫」出來。
  五、觀察並觸摸對象物,以視覺移植的方式,在空白的畫紙上將所觀察的形象「看」出來。接著用筆將所觀察的形象「畫」出來。
  讀人-身體- 這一本書時,我們不能一成不變的遵循一個既定、僵化的步驟,觀察的過程也不能像點貨員拿著貨品的清冊,逐一清點檢查。我們先建立觀察的態度,從身體欣賞者 (A body appreciator)到身體觀察家(A body-watcher);從「無知」到「親近」;最後「還原」在「情境」中「觀察」;認清觀察的定義: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一種「知覺情境」, 它包含了「視覺」的「看見」以及其他非視覺性的「心理理解」;觀察最重要的目的在瞭解自己;觀察「主體」與「客體」的「觀他」、「自觀」與「綜觀」;觀察 生理與心理的科學歷程,最後還是回到「情境」中「觀察」,我們期盼,每一次觀察,都會是一次「心」的歷險與「心」的發現。

繪畫自己-藝用解剖學(一)主題探討1

達文西 《最後的晚餐》
人物的「動作姿勢與行為思想」、「動作姿勢與應用解剖」分析

《最後的晚餐》(420x910cm)是義大利畫家達文西於14951497年接受摩爾人「盧多維哥」的委託,費時三年為一所修道院(現今的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的餐廳所作的大型壁畫。


故事背景:

馬太福音2617-30

26:17 除酵節的第一天,門徒來問耶穌:「你要我們在哪裏為你預備逾越節的晚餐?」

26:18 耶穌回答:「你們進城去見某某人,對他說:『老師說:我的時機快到了;我要和我的門徒在你家裏守逾越節。』」

26:19 門徒就依照耶穌的吩咐去安排逾越節的晚餐。

26:20 傍晚,耶穌與十二使徒坐席。

26:21 用飯的時候,耶穌說:「我告訴你們,你們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

26:22 他們非常憂愁,一個一個地問他:「主啊,不是我吧?」

26:23 耶穌回答:「跟我一起在盤子裏蘸餅吃的那個人要出賣我。

26:24 正如聖經所說,人子要受害,可是那出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這個人沒有出生倒好!」

26:25 出賣耶穌的猶大也開口問:「老師,不是我吧?」耶穌說:「你自己說了。」

26:26 他們吃飯的時候,耶穌拿起餅,先獻上感謝的禱告,然後擘開,分給門徒,說:「你們拿來吃;這是我的身體。」

26:27 接著,他拿起杯,向上帝感謝後,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吧;

26:28 這是我的血,是印證上帝與人立約的血,為了使眾人的罪得到赦免而流的。

26:29 我告訴你們,我絕不再喝這酒,直到我與你們在我父親的國度裏喝新酒的那一天。」

26:30 他們唱了一首詩,就出來,到橄欖山去。


約翰福音1321-35

13:21 耶穌說了這話,心裏非常傷痛,就宣佈:「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你們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

13:22 門徒面面相覷,不曉得他是指著誰說的。

13:23 門徒中有耶穌所鍾愛的一個人,他坐在耶穌身邊。

13:24 西門彼得向他示意,說:「問問他指的是誰。」

13:25 於是那門徒挨近耶穌,問他:「主啊,是誰?」

13:26 耶穌回答:「我蘸一塊餅給誰,誰就是了。」說了這話,他拿一塊餅蘸一蘸,給了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

13:27 猶大一接過餅,撒但就附著他。耶穌對他說:「你要做的,快去做吧!」

13:28 在座的人都不明白耶穌對他說這話的意思。

13:29 因為猶大是管錢的,有的門徒以為耶穌吩咐他去買過節要用的東西,或是要他帶點東西去分給窮人。

13:30 猶大吃了那塊餅,立刻出去。那時候正是黑夜。


耶穌的十二位使徒

1.彼得(西門)(Peter, Simon)

2.安得烈(Andrew)

3.雅各(James)

4.約翰(John)

5.腓力(Philip)

6.巴多羅買(拿但業)(Bartholomew, Nathanael)

7.稅吏馬太(利未)(Matthew, Levi)

8.多馬(Thomas)

9.亞勒腓的兒子雅各(James)

10.奮銳黨的西門(Simon)

11.雅各的兒子猶大(Judas)或稱達太(Thaddaeus)

12.加略人猶大(Judas)

達文西的獨具匠心
或許你研讀過聖經,對聖經之背景有所認識,也許你沒有讀過聖經,對聖經的背景也一無所知;或許,你知道十二使徒、或許你都不知道...,其實,這些都無關緊要,都無損於達文西的藝術創造,哪怕你是第一次看到這幅作品,只要你用心,聆聽你內心創造靈魂的聲音,你將會看見、聽見、還原,彷彿你就處在現場,注視、參與著這頓神聖的晚餐。

以下有兩個問題,也是我們探討的主題:
一、請你指出哪一位是賣耶穌的猶大。
二、請為每一位使徒當下的心理情境配上一段旁白。


繪畫自己-藝用解剖學(一)緒論

緒論

「從繪畫中學習解剖學,從解剖學中認識你自己。」

畫自己,是很有趣的。
說到繪畫,大家就開始卻步,大家總是圍繞在畫得「像不像」打轉。其實,「像不像」不是問題,有沒有「感覺」才是問題。
畫得「像」,很簡單;畫出「感覺」才困難。但是畫出「感覺」卻比畫得「像」來的更簡單。
相信上面這句話很多人看了會覺得很矛盾,不知云何?但是,倘若你真的動筆開始畫自己,跟你保證,你很快就會懂了!

這個身體你認識嗎?

我們該怎麼訴說這個奇妙的造化呢?
如此美麗,如此神秘,如此複雜又精密
除了讚嘆,還是讚嘆;除了驚奇,還是驚奇。
我們該怎麼訴說這個奇妙的身體?

什麼是解剖學?

「解剖學Anatomy」簡單的來說是對透過解剖大體的形式,對有形的身體進行的知識性探討。
什麼是藝用解剖學?

「藝用解剖學」英文作「
Anatomy for the Artist或「Artistic Anatomy,那麼「Who is the Artist?」、「What is Artistic?」在這裡,我願意引用印度詩哲泰戈爾對「藝術」所下的定義來解釋,他說:

「藝術是人類創造的靈魂對於實相呼喚的迴響。」

Art is the response of man’s creative soul to the call of the reality.--Rabindranath Tagore 1961-1941—

在此,我願意宣稱:凡是能用人類創造的靈魂,對於實相的呼喚做出迴響的人,都是藝術創作者。
這是一個「泛藝術創作者」的立論,基本上,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擁有創造性的靈魂,並且都具有對實像回應的本能,藝術的創作不應狹隘的僅停留、侷限在「藝術形式創作者」的一方,而是更應延伸、擴及到「藝術形式的回應者」,他們的回應,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藝術創作。如此,從藝術形式創作者宣稱「作者已死」(1)的那一刻、將作品的詮釋權交給觀賞者起,創作的工作亦同時交棒給了觀賞者。如此在藝術創作者與觀賞者「創造靈魂」的交相激盪下,藝術形式便被開啟了永恆的生命。

所以「Who is the Artist?」我認為「Everyone can be the Artist」。
「藝用解剖學」即是藝術創作者所應用的解剖學、是擁有「創造靈魂的人類」的應用解剖學。因此
「人體解剖學的研究,不僅是針對人體各部位名稱及功能的理解,更是對我們自身這一奇妙的實體,存在於世界上的讚美。」(2) 不管我們藝術創作的形式為何,「藝用解剖學」理應成為我們的生活常識,一個自我形體認識的生活常識。

「藝用解剖學」的研究目的

藝術與科學各有不同發展的途徑,文藝復興時代以前,人體知識極為貧乏,畫家不論畫得多逼真,對人體的表現仍無法充分表達出意念;然而,由於科學解剖的揭示,將人體比例與解剖學的奧祕展示給藝術家,於是,藝術創作與人體科學的結合,交織出文藝復興的燦爛花朵。

過去,「藝用解剖學」往往著重在欣賞性、認知性的解剖學上,而缺乏理解性的解剖學。因此,我們往往可以欣賞、認識人體的動作與姿勢,卻無法真正的創造動作與姿勢。

以繪畫或雕塑藝術而論,研究人體解剖是為了創作人物畫或人物雕塑;為甚麼要創作人物畫或人物雕塑?就我而言:為了了解自己、成為自己。易經繫辭傳有言:「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要了解天地之間的道理,與對自身的探索與分析將是有相同的境地。以繪畫的對象而言,有的創作者欲與對象合而為一,以求物我兩忘之境;有的將自己與對象抽離,以達客觀清析、了了分明。

以「人」作為繪畫的對象時,對象是「人」,你也是「人」,他既有的「人」的現象也會投映在你身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可與對象合而為一;也因為透過 這樣的一種覺察,投映的「應相」你會清晰意識出它的本質,於是,你的自性將從「人」這個對象與你自己中抽離。不須去追求,也沒有失落,在不斷的創作當中, 兩者會自然的靠近、結合。

在繪畫技術上的純熟與登峰造極取決於堅持與努力;作品意境的開創與提昇卻是取決於人格與修行。換句話說,在技術如火純青之後,人格將是你最大的極限。而人格就是你自己、你自己的根本的一切

行為思想-動作姿勢-應用解剖

在自然的情況之下,我們所觀察到的人體皆處於「動作姿勢(註3之中;而「動作姿勢」的引發取決於「行為思想(註4;而「動作姿勢」的形成,則是基於「應用解剖學(註5的人體結構。
以繪畫藝術工作者而言,藉由「動作姿勢」的形成,了解人體解剖學中的骨骼系統、肌肉系統以及兩者間的互動關係、探求透過兩者間的互動所產生的體表變化,精準的描繪人體的動作;繼而探討引發「動作姿勢」的「行為思想」,而最終以創作「完美」(註6的人物創作為依歸。

人體,神祕、美麗

解剖學的學習是一項殊勝的經歷,對人物創作感興趣的朋友,或是對人、對我們這個巧妙的身體想多一點了解的朋友,我們都歡迎您一起來參與這場體驗與發現之旅。

我們是這透過十二個主題,藉由四個面向-身體的故事、姿勢圖片欣賞、解剖學的探討、身體的經歷與動作,從概念的發生到學習者的親身參與,讓你了解我們日用而不知」的人體。

與身體的對話A dialogue with our body

從認識我們自己的身體開始
是否,你曾經

閉上你的雙眼,想想你的頭、你的眼、耳、鼻、口你的容顏;

閉上你的雙眼,想想你的頸、胸、背、腰;

閉上你的雙眼,想想你的手與腳。


是否,你曾經用你雙手

輕輕觸摸你的頭、你的眼、耳、鼻、口你的容顏;

輕輕觸摸你的頸、胸、背、腰;

輕輕觸摸你的身體,從頭與腳。

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就從這裡開始吧!


................................................................................................

(註1)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法國著名文學理論家與評論家。
(註2) (Sarah Simblet著;John Davis攝影;徐焰、張燕文翻譯;《藝用解剖學全書》Anatomy for the Artist;積木文化;2006;P9。)
(註3)「動作姿勢」
(註4)「行為思想」
(註5)「應用解剖學」( applied anatomical)解剖學依其應用的範圍及研究的特定目標可以再擴充應用而稱之。在此找要是指身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註6)所謂「完美」乃意指恰如其分的呈現出創作者自身所要表達的意念。其自身所要表達的意念旁人不可得見,故「完美」亦須有賴於創作者須對自己忠實與真誠。

2008-03-12

「身體藝術」試定義

「藝術」是「人類創造的靈魂對於實相呼喚的迴響(Art is the response of man's creative soul to the call of the reality)。」是美感的生活經驗;「身體藝術」是人類美感生活經驗中,對身體的頭、頸、軀幹、四肢各個部位的重新再注視、對身體的整體與局部所構築出來的姿勢與動作重新透過繪畫性、舞蹈性、表演性…的呈現。